北京甲醛检测
据新闻报道,去年(2018年)北京通州又有一月收费6000的幼儿园被爆"有毒",因新教室装修原因,多名儿童流鼻血、发高烧、肺炎等症状,遭到家长拉条幅抗议。
家长自述:学校从2016年开始为幼儿园部建造新教学楼,年底建成并装修(属于违建)。第二年开学初学校在微信家长群出示了相关环境检测合格的报告。于4月初开始搬往新园,经过一段时间,由于孩子们会流鼻血,出皮疹,面部红热,发高烧,咳嗽,肺炎等症状,园方被迫对甲醛进行检测,*后显示超标!
后来,此次事件引起了家长、媒体以及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一直认为在对待甲醛问题上存在几个误区:
误区一:完全依赖短期的通风处理。
通风的确对室内空气有改善作用,但甲醛等有害物质挥发期长达3~15年,短期通风无效。并且不是所有的房屋都具备开窗条件,比如春秋沙尘、夏季空调、冬季严寒或雾霾天,均不适合开窗。一般家庭窗户设计在距离地面一米多,甲醛密度比空气大,易沉淀,不容散去。
误区二:以为使用环保材料就没污染了。
所谓环保材料是指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在针对该材料所属国家标准以下,这说明不是没有污染,由于污染的累加效应,也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不达标,甚至严重超标。
误区三:以为装修完的教室没有气味是安全的。
当空气中的甲醛浓度达到0.40mg/m 以上时我们才能感受到明显的气味,闻不到气味时人们容易放松警惕,不能以有无味道来判断室内环境是否超标。导致白血病的苯就具有特殊芳香性气味。
误区四:过分依赖消毒剂、绿色植物等简单方法。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专业人员检测发现:在模拟日常生活中甲醛超标的环境下,使用活性炭、芦荟、仙人掌等物品只会让前期甲醛含量有所下降,后期则会逐渐回升到原来的水平。
所以,我们要对甲醛有正确的认识。及时察觉自己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做好防护工作,让自己处于健康的生活状态和情绪状态。
由于园区甲醛问题涉及小朋友,后续在传播过程中,同等性质的单位不约而同引起重视,比如其它学校、周边小区等等。
更多相关检测欢迎访问百检官方网站: 百检网